株洲新闻网讯(记者 谭昕吾 通讯员 易梓西)儿童节的夜晚办起帐篷星空晚会、端午节邻里老少包粽子、平日困难家庭有志愿者的上门服务和关心……生活在新区,社区每天都上演着热闹、和谐、温馨的画面。家住嵩山路街道大湖塘社区的吴女士觉得:“生活在这里,邻里融洽,互帮互助,幸福指数比较高,人居环境好、氛围特别好。”
▲社区课堂现场(记者 谭丽娜 摄)
▲喜迎端午大爱尚格活动现场(记者 谭丽娜 摄)
居民为何会“感觉更幸福”?今年3月,我区获得民政部批复,成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。记者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:截至2018年12月,我区比较活跃的社区社会组织579家,全区在72个社区开展了“党建领航·三社联动”创新城市社区治理与服务项目,重点打造了150个公益项目、68个“党建领航·三社联动”项目……
一大批社区社会组织在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,营造社区良好文化氛围,增进社区邻里关系的项目与活动中,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:“这些社区社会组织有的做活动、有的做医疗康养、有的做文化。它们涵盖的服务内容非常丰富、各有不同,但都从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而来。”
为此,我们走进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,看看这些社区社会组织如何“破壳而出”。
量身订制 站内孵化项目服务社区
▲新塘社区开展党建领航三社联动关爱老年人健康体检活动。(记者 谭丽娜 摄)
6月19日,社区上门慰问老党员;6月22日,睦邻中心举办“笔绘九州”活动;6月25日,睦邻中心进行健康体检(健康知识讲座)……泰山路街道新塘社区居委会里,2019年第二季度活动安排表贴在显眼位置。不同的活动让辖区居民闲暇有了好去处,增进了邻里感情。
“其实,我们社区前身是园艺场,而河西就是从园艺场发展起来的。虽然我们社区是新的,但居民都是老园艺场人,见证了这里变成高楼林立的城市,我们社区是河西发展的一个缩影。”新塘社区负责人说,居民也经历了身份的转变,“一开始大家都是农民,为了城市发展,大家成了‘拆迁户’,到如今,大家成了真正的城里人。许多新楼盘里的居民加入进来,大家彼此生疏,需要有媒介将大家聚到一起,有凝聚力。”有了这样的需求,新塘社区负责人找到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,想根据辖区居民的情况,组建自己的社区社会组织。
“新塘社区属于‘村’改‘居’社区,有常住人口老龄化、新市民集中等特点。我们经过指导、筛选、策划等环节,打造了‘新塘红·睦邻中心’项目,让居民‘走出来’,设置不同的内容,比如玩、学、做公益,让他们有事做,适应身份的转变。活动、志愿者队伍都会根据社区自身的情况来设定。”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负责人齐卫国介绍。经过大半年孵化,今年2月,新塘社区首届社区文化节开幕。同时,该项目在社会保障、社区养老、就业培训、辖区管理、矛盾化解、精准帮扶、儿童就学、理财资讯等方面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站外指导 做社区社会组织的“助推器”
自去年12月正式运营以来,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通过“站内孵化”的社区社会组织有10个,还以“站外指导”的形式,孵化指导了20家社区社会组织。
▲365雷锋驿站”启动仪式。(记者 谭丽娜 摄)
6月5日,嵩山路街道尚格社区在新建的雷锋广场开展“365雷锋驿站”启动仪式。社区负责人说:“之前我们只有每年3月5日学雷锋,现在我们社区要天天学雷锋。”社区负责人介绍,尚格社区想凭借原有的惠群志愿者服务队,打造更丰富、更全面的服务项目,一方面作为志愿者服务的平台,另一方面实现为居民更好的服务。
▲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夜间巡逻(记者 谭丽娜 摄)
“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根据我们的想法,提供了很多指导性的建议,比如怎么设计平台,需要哪些服务项目、志愿者团队怎么管理,甚至如何从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营造全民学雷锋的氛围等等。”刘惠珍说,有了专业人士打下的框架,社区开始将惠群志愿者服务队的时间做出具体调整:每天上午、下午、晚上三班,每组两人,具体的服务内容多以便民项目为主,比如雨伞借用、供应急救用品等,“同时还开展了文明劝导、巡逻等志愿活动,之前这类活动每月开展的次数有限,但成立了‘365雷锋驿站’后,这样的活动更规范、更常态化了。”同时,该社区的雷锋广场和文化长廊也同时建成,形成了良好的便民、公益氛围。
▲尚格社区工作人员合影。(记者 谭丽娜 摄)
“志愿者服务队从小到大,从服务项目单一到功能完善齐全,尚格社区的一系列项目就是社区社会组织孵化、成长的一个成功案例。”齐卫国说,在接下来作为全国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两年时间,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将围绕“党建领航·三社联动”这一主题,积极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,“同时将这里打造成社会组织团队、专业人才的‘黄埔军校’。”
责任编辑:罗春娇